(肾气虚要吃什么中成药)阳虚肾气虚湿气重的最佳中成药丸
肾虚是很多人谈不上的。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。很多人关心中成药能调节什么?让我们来学习边肖为您介绍治疗肾气不足的中成药。我希望你喜欢它。
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1。金匮肾气丸
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。此药是治疗肾阳虚的千年名方,后世"地黄丸"
2.贵由药丸
贵由丸在中医临床应用历史悠久,具有温肾助阳、填精止遗的功效,对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、阳痿遗精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。贵由丸比金匮肾气丸具有更强的温肾助阳作用,更适合老年人或长期患者服用。本药用法同金匮肾气丸。需要注意的是,高血压患者应慎用贵由丸。
3.桂附地黄丸
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肉桂和附子组成。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四肢冰冷、腹痛、小便长、大便稀溏、阳痿、遗精或女性不孕。需要注意的是,方中肉桂为温性药,不适用于治疗糖尿病、慢性肾炎、高血压、心脏病患者口干、烦躁气短、大便干结、小便黄。
4.七味毒气丸
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,加入了五味子。五味子具有补中固涩的作用,七味毒气丸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咳、哮喘、遗精。
5.济生肾气丸
济生肾气丸具有温肾化气、利水消肿的功效,适用于肾阳虚水肿,症见腰膝酸软、小便不利、痰多、气喘、咳嗽等患者。其用法与金匮肾气丸相同。
6.至宝三鞭丸
至宝三鞭丸能补血生精,健脑补肾。可用于体虚乏力、腰酸背痛、头晕目眩、心悸健忘、汗出不止、畏寒失眠、面色苍白、气虚食欲不振。
7.申思药丸
申思丸具有温肾健脾、涩肠止泻的功效,适用于肾阳虚、脾肾亏虚寒证,症见腹泻、便溏、腹痛、腰酸、肢冷者。申思丸是《五更》中治疗泄泻的名方,常用于治疗肾阳虚(命门火衰)所致的凌晨泄泻。该药用法为:每次9克,每日1-2次。
8.青娥丸
青娥丸具有补肾壮腰的功效,适用于肾虚阳虚,症见腰酸背痛,坐卧困难,双膝酸软的患者。青娥丸的用法是:水蜜丸每次服6-9g,大蜜丸每次服1丸,每日2-3次。
9.五子衍宗丸
五子衍宗丸具有补肾、益精、收敛的功效,适用于腰痛、遗尿、遗精、早泄、阳痿、不孕等症的患者。其用法与金匮肾气丸相同。
10.桂露补肾丸
鹿补神丸具有强筋骨、补气血、补肾壮阳的功效,适用于肾阳不足,症见神疲乏力、腰腿酸软、头晕目眩、性欲减退、夜尿频、健忘失眠的患者。鹿补丸的用法是:小米丸每次服用4.5-9g,大面丸每次服用6-12g,每日2次。
治疗肾阴虚的中成药1。六味地黄丸
六味地黄丸是常用于治疗肾阴虚的中成药。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、牡丹皮等组成。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、阴虚潮热、虚火牙痛、肾虚阴性引起的小儿发育不良。六味地黄丸有多种剂型,如水蜜丸(每次可服6克)、小米丸(每次可服9克)、大蜜丸(每次可服1丸)、软胶囊(每次可服2丸)等。
肾阴虚患者可选择六味地黄制剂中的一种服用,每日两次。如果患者服药后出现腹胀、便溏症状,应调整剂量或停药。脾肾阳虚者不宜服用。
2.左贵万
左归丸,主要由熟地黄、山药、鹿角胶、龟板胶、枸杞子等组成。主要用于治疗阴虚肾虚、腰膝酸软、盗汗、神疲乏力、口干等疾病。适用于出现头晕、腰酸腿软、遗精、自汗盗汗、口干咽燥等症状的真阴虚证患者。
左归丸的用法与六味地黄丸相同。需要注意的是,左归丸是纯滋补品,长期服用容易阻碍脾胃,影响食欲,所以不适合长期服用。
3.麦味地黄丸
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和麦冬制成,以增强六味地黄丸滋阴生津、敛肺敛精的功效,专治肺肾阴虚引起的肺结核、哮喘、遗精。
麦味地黄丸的用法与六味地黄丸相同。麦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肺结核、糖尿病、肺心病等肺肾阴虚患者,但感冒患者慎用。
4.河车大丸
河车大枣丸具有滋阴清热、补肾益肺的功效,适用于肺肾阴虚证,症见劳咳、骨蒸潮热、盗汗遗精、腰膝酸软者。
河车大枣丸比六味地黄丸滋补力强,用法与六味地黄丸相同。口服,水蜜丸6克,小蜜丸9克,大蜜丸1丸,每日2次。
5.杞菊地黄丸
枸杞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、枸杞、菊花等重要方剂组成。其中枸杞能补肾益精,养肝明目,菊花能清脑。枸杞地黄丸具有良好的抗衰老和肝脏脂肪代谢功能。
类似功效的中成药有明目地黄丸、石斛夜丸等。该药物适用于肝肾阴虚、头晕耳鸣、畏光、风中流泪、视物模糊的患者。临床上也常用该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,用法与六味地黄丸相同。
6.白质地黄丸
白质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、知母、黄柏组成,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。适用于潮热盗汗、口干咽痛、耳鸣遗精、小便短赤等症状的患者。
肾阴亏虚,舌苔黄腻,小便短赤等下焦湿热症状的患者也可选用此药治疗,用法同六味地黄丸。但知母、黄柏性寒,脾胃虚弱者慎用,以免伤脾胃。感冒发烧患者不宜服用。
7.七味毒气丸
七味独气丸具有补肾、固精、止遗精的功效,适用于肾虚气衰证,症见气促、吸痰少、呼吸困难、胸闷、久咳、咽干、气短、遗精、盗汗、尿频者。
七味毒气丸的用法是:每次9克,每日2次。需要注意的是,外感咳嗽引起的哮喘患者不宜服用此药。
8.大补阴丸
大补阴丸有滋阴降火的功效。该药物是为阴虚火旺证患者制备的。其方中,既用养阴药,又用减火药,但以养阴药为主。大补阴丸适用于潮热盗汗、咳嗽咯血、耳鸣遗精的患者。
该药用法为:每次6克,每日2 ~ 3次。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肝病、糖尿病、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,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
9.归芍地黄丸
归芍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、滋阴养血、清虚热的功效。适用于头晕、咽干、耳鸣、午后潮热、腰腿痛、足跟痛等症状的患者。
临床上常用归芍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型月经不调。每次服1粒,每日2 ~ 3次。同样,阳虚、血寒也是禁忌。
10.二至丸
二至丸具有滋补肝肾、滋阴止血的功效,适用于肝肾阴虚、头晕耳鸣、咽干鼻燥、腰膝酸软的患者。临床上也常用二至丸治疗属于血虚证的各种妇科疾病(如月经过多)。
药物的用法是:每次9克,一日两次。需要注意的是,有便溏症状的患者不宜服用此药。
肝火旺盛脾胃虚弱肾阴虚的药物1。夏枯草12 g,桑叶10 g,菊花10 g将夏枯草和桑叶用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,然后煮半小时,最后加入菊花3分钟,然后改为喝茶。可以用冰糖或蜂蜜调味。
2、金银花15克,绵茵陈15克,金银花、绵茵陈加适量水浸泡半小时后再煮半小时,可以代茶饮。可以用红糖或切片糖或蜂蜜调味。
3、用六味地黄丸
3.1、六味地黄丸:本方既补肾健脾,又有平肝的功效。处方中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等药物补肾健脾。茯苓、泽泻、牡丹皮是三泻,养而不腻,养而不舒,五脏兼顾,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。
3.2.若出现肾阴虚:头晕耳鸣,潮热盗汗,加知母、黄柏,称为白质地黄丸。
3.3.如果有肾阴虚口干,夜渴饮水者,加:麦冬、五味子称为麦味地黄丸。
3.4.若有头晕眼花,则加枸杞菊花,又名杞菊地黄丸。六味地黄丸是爱惜自己的女性补肾的法宝。以上方剂常用于治疗肾阴虚。
4、男性推荐服用:龙胆泻肝丸支子金花丸。
看看肾气不足的中成药是什么:
1.一种补肾肾虚的中药配方
2.10种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
3.常用补气血中成药
4.气虚体质吃什么药?
5.肾虚吃什么药好?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